三子陶刚,1919年11月22日出生,1983年病逝于上海。从小先天不足,身体瘦小而虚弱,[57]先后跟随陶行知在晓庄学校、山海工学团学习。抗战爆发后,先后在徽州日报当报童,后来甘愿务农种田,先后在桂林临桂教养院农场、重庆育才学校农场工作。陶行知去世后他一直在上海育才学校和行知中学工作。
四子陶城,1924年11月17日生于北京,2011年2月28日病逝于哈尔滨。抗战期间,他在上海积极宣传抗日,与其他青年创办了《抗日每日战报》,在上海街头向市民报道中国部队的战况,还参加了上海童子军。1938年随父亲到桂林,参加储材学校少年抗日宣传队,张贴抗日宣传画,教孩子们画宣传画,讲抗日故事,教唱抗日歌曲。抗战胜利后,他先后在重庆九龙坡交通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学习。解放后,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教授。
第二任妻子吴树琴
陶行知的第二次婚姻是与吴树琴的婚姻。陶行知与吴树琴相识是从1935年7月23日开始的。吴树琴是安徽休宁县人,距陶行知老家仅有百余里,她原是安徽省隆阜第四女子中学学生,1935年7月为了反对父母包办婚姻与另一女生离家出走,经姚文采的介绍与陶行知相识,陶行知将她们介绍到上海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学习,从此他们开始书信往来。由于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,吴树琴对陶行知产生了爱情,第二年春,回到老家的吴树琴开始给陶行知写信表达自己对他的好感。自20世纪30年代初,陶行知的前妻汪纯宜因受刺激而精神错乱,他一直投身于教育事业,无法得到家庭的温暖,爱情更是无从谈起。1933年底他在给晓庄学生汪达之的信中谈到娶妻的条件时,明确提出以聪明、健康的乡下姑娘为宜。当时陶行知的家庭出现了很大变故,母亲去世,他妻子汪纯宜又成天住在精神病院治疗。可以说,很长一段时间,他得不到家庭的温暖。当陶行知收到吴树琴表达爱意的书信,吴树琴在信中说她在梦里常常看到陶行知,他非常激动与欣慰,犹如久旱逢之甘霖,于是便接纳了这个女子的爱。他在1936年3月15日给吴树琴的信中讲道: